在10月1日的庆祝活动中,由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担纲设计的国庆群众游行江苏彩车,通过天安门广场,成功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这其中设计团队有着怎样的付出?昨天,南艺设计团队向记者讲述了彩车背后的设计故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甜子 揭秘1 南艺从30套备选方案中 选出“江苏智造”的彩车 今年3月接到设计任务 时间拨回到今年3月份,南艺接到了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担纲国庆70周年彩车巡礼江苏省彩车的设计工作。按要求,南艺要负责彩车主题、主体造型、核心元素、区域特色、工艺技术、人车互动等展示形式总体设计,制作彩车平面效果图、三维建模效果图和彩车模型小样,最终形成彩车设计创意方案;做好彩车的制作、安装、调试监理工作;配合做好彩车展演工作。相关负责人介绍,从接到任务到去北京作第一轮汇报,只有不到20天的时间。“彩车设计项目指挥部”在南艺设计学院教学楼里悄然成立,并迅速集结了大约20名师生组成的设计团队。 攻克三大设计关卡 关卡一:选择代表江苏的标识物 对于物富人丰的江苏来说,如何在突出思想性、彰显群众性、展现时代性、把握整体性的设计指导原则下,选择出代表江苏的元素形象,是设计团队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在彩车通过天安门广场的短短十几秒时间里,如何让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全世界观众一眼看到江苏省的文化特色和精气神,这也是我们设计的核心关键。” 南艺设计学院副院长蒋杰、周庆带领卢毅、徐炯、张栩华、徐旻培、丁治宇、张魁老师等组成的师生设计团队分成了五个不同的议题组,采取头脑风暴,画出思维导图。在第一轮遴选阶段性成果时,设计出备选方案超过30套。 最终设计团队明确彩车的主题为“江苏智造”,选取智能机器人、蛟龙号深潜器、神威超算、全地形智能工程机械等形象作为新时代新江苏的意向性设计元素。 关卡二:无数次反复修改 在彩车设计上,并没有很完整的经验可以借鉴,设计团队只能依靠精益求精的探索和创新精神攻坚克难。 方案提出、被否定、再提出、再被否定,这种循环往复的“痛苦”过程,设计团队经历了无数遍。除了造型,就车身下半部水纹的蓝色,一个星期内反复琢磨修改了四次才定稿;金色的色板打印出来能铺满一整张会议桌。到建模之时,发现设计效果和做出来的效果不一样,又得修改数据重新设计。就连短短的100字解说词也是经过反复修改,才最终敲定三个方案。 关卡三:视觉设计到结构设计 此外,形态结构和材料工艺的设计深化,成为了设计团队必须要面对的考验。功能性较强的结构设计,对安全性和创造性的要求很高。既要计算运行过程中的风阻、强度等问题;同时还需要保证机械平稳运行和演职人员的安全。 为此,设计团队不停地往返制作工厂督工并根据实际情况修改图纸,突破技术难关。 揭秘2 “刚刚,我驾驶彩车驶过天安门!” 这条信息“刷爆”朋友圈 “我骄傲!我驾驶江苏彩车驶过了天安门!”10月1日下午2点24分,刚刚回到驻地短暂休息的刘闯,在微信里发了一条朋友圈,瞬间被同事亲友的点赞评论“刷爆”。 时间推移到几个小时前,12时32分,以“江苏智造”为主题的江苏巡礼彩车缓缓驶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全国人民的检阅。这辆彩车的底盘,来自江苏徐工重卡的明星产品——汉风G7;这辆彩车上,副驾驶座上是徐工汽车总装分厂校试工段长刘闯。“除了底盘是‘徐工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点赞的徐工‘钢铁螳螂’出现在彩车上!”刘闯告诉记者,从接到任务开始,徐工按最高标准生产、调试。对底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了多项改进。例如:低速巡航控制系统可以让彩车以每小时4.2公里的速度精确前进,误差精度压降到每小时0.1公里。摄像头和驾驶室显示装备,能够扩大驾驶员的行车视野;为了保证彩车重心稳定,徐工重卡重新匹配了底盘悬架系统,并为每一根车桥匹配了减震器和稳定杆。在车辆出场前,我们还进行了500公里的可靠性试验和累计2000公里的磨合性试验…… 3个多月的倾心付出只为了这一刻,“经过天安门广场那一刻,我感到无比骄傲!”刘闯激动地说。 交汇点记者 王世停 韩军 宋峤 “江苏智造”彩车设计说明 彩车主题:江苏智造。 彩车尺寸:长15米、宽6米、高9.78米。 造型设计: 底层造型取材于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云锦的云纹水纹图案,配以金色、深蓝、青绿等色彩组合,寓意长江、淮河、大运河等意象化形态。 中层的蛟龙号深潜器、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徐工全地形智能工程机械等江苏标识性元素,再现了江苏国内领先的科技实力和发达的制造业。 上层表现科技智能制造的意象化结构,“智能核心”和“云平台”装置,寓意新时代“强富美高”新江苏奋力拼搏的创新精神。
|